投委會﹕港人金融理財知識和能力提高
年輕人理財偏弱理財習慣老少大不同

2020年3月23日

  • 香港成年人的金融理財在知識和態度均有所提升,但理財行為的評分卻下跌。
  • 按年齡層分析,準退休人士整體水平明顯改善,而在職年輕人在金錢和債務管理方面均有困難。
  • 有39%的受訪者滿意自己的經濟狀況,較2015年的46%為低,在職年輕人的滿意比例更低,僅得23%。

由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(投委會)進行的追蹤調查顯示,香港成年人的金融理財知識和能力比四年前有所提高,主要由於知識和態度均有改善,但行為評分卻下跌。

投委會在2019年11月對1,002名香港成年人進行香港金融理財知識和能力研究,評估其在金融知識與能力的分數,評核範圍包括金融知識、理財態度及行為。這項調查是由經合組織國際金融理財教育網絡(OECD/INFE)統籌的一項國際比較研究的一部分。前次研究於2015年進行,對30個經濟體進行比較。

以21分為滿分,由於金融理財知識(由5.8分上升至6.2分)和態度(由2.7分上升至2.9分)表現提升,帶動香港人的金融理財知識和能力整體評分從2015年的14.4分提高至2019年的14.8分。各個年齡組別的受訪者均掌握更豐富的金融知識,尤其是較年長的組別(包括年齡介乎30至49歲的成熟在職人士、50歲或以上的準退休人士和退休人士),為理財態度評分的主要增長動力。然而,理財行為評分卻從2015年的6.0降至2019年的5.8。

理財表現改善空間

調查顯示僅39%的受訪者滿意自己的財務狀況,較2015年的46%低。30歲以下的在職年輕人的滿意比例更下跌至23%。近半(48%)年輕人認為其財務狀況限制了自己做重要的事情。與年長組別比較,學生和在職年較人較憂慮他們的金錢不足以應付日常支出。

基於經濟不確定性,有準備可應付六個月或以上開支的應急錢的受訪者比例由2015年的37%升至2019年的55%。令人鼓舞的是,有財務目標的受訪者比例由2015年的52%升至2019年的60%,當中以年30至49歲的在職人士(82%)和準退休人士(70%),較學生(32%)和在職年輕人(53%)為高。然而受訪者在實踐目標方面則見惰性,表示會留意自己的財政狀況的受訪者比例,由2015年的82%跌至2019年的75%,只有54%表示他們積極實現財務目標,較四年前低4個百分點。

調查並顯示大眾需要作出改善的地方,例如審慎購物、準時支付賬單和緊密注意自己的財務狀況。

其他欠缺理想的理財行為包括:忽視管理強積金 — 少於半數(47%)在職成年人表示會檢閱強積金/公積金結單,11%的受訪者承認從未閱讀;沒有檢討財務保障 — 在沒有個人醫療保險的受訪者中,五分之一表示沒有檢討自己的保障需要;沒有比較和作出明智的投資決定 — 僅一半人在過去兩年選擇金融產品時,會比較來自不同金融機構的產品。

投委會主席黃嘉純先生表示:「我們都渴望能更好地管理財富,故此要具備良好的個人理財習慣,為我們的生活和財務帶來正面影響。在經濟衰退和前景不明的情況下,人們更需要在開支預算、儲蓄、借貸、消費和投資方面養成良好習慣和紀律。」

年輕人的財務挑戰

不同年齡組別表現出截然不同的理財行為模式。年長組別的財務規劃和管理較為審慎,相反年輕一代則抱活在當下的生活態度,忽略了財務規劃。

年輕一代較易因過度消費而負上債務。根據調查, 兩成受訪者表示他們的支出曾經超出承受能力,12%承認有負債,而在職年輕人的比例則分別飆升至35%和32%。在職年輕人也傾向繳付信用卡賬單時只付最低還款額,27%表示過去一年曾最少一次這樣做,而在所有受訪者的比例則為7%。有設定財務目標的受訪者平均數目佔總人數的60%,而在職年輕一代的佔比則低至53%。

黃先生總結道:「每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其獨特的財務目標和挑戰,我們的調查顯示年輕人理財表現較弱。他們是社會的未來棟樑,我們必需給予更多理財教育和支援,保障他們的將來。」

「投委會致力為每位香港人提供理財教育,裝備和提升其理財能力以應對人生各項挑戰。是次調查有助我們找出需要關注的範疇,並制定人生階段理財教育方案,與持份者一同服務香港各個年齡組別的市民。」

按此瀏覽研究報告全文(只提供英文版)。

香港成年人的金融理財知識與習慣